2018年8月14日 星期二

通街地雷,無謂硬碰

現時港股市況跟外圍差天共地,歐美仍算堅挺,但港股很多股票已被打散。有人說8月後美股都會散,我對大市一向意見不多,但美股都被打散時,即使港股已調整一段也會難逃再中棍。

近年港股有北水幫助下已好一些,但始終跟歐美日不同,港股是一個極重資金流的市場。歐美日市場深度高,有極多所謂natural buyers的本土機構投資者,例如退休基金、保險公司等等定期買入,香港真正本土的大資金很少,至少相對港股的體量來說很少。

本週港股有大量地雷,教育股被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訂本一棍打死。個人只持有在美上市搞補習的新東方,從來未持有過香港教育股。主要是對企業管治的信心低,而且政策風險大。事後那些公司都提出他們的解讀以及政策對他們影響不大,我認為,如果要對一個政策找律師逐粒字的定義去挑,其實已經表示是在鑽空子。鑽空子代表一定會中招嗎? 不一定,只是萬一中招也無得怪人,我依然堅持不碰這個行業算了。當然新東方也會有政策風險,但課後補習的政治敏感性跟正規學校比差天共地,不敢說不會出事,但控制注碼後風險是可控。如果我真要買港股教育股並用注碼控制風險的話,我可能會買1%,雞肋就索性不費心了。

舜宇光學業績比預期差,一跌就跌了四分之一。自己成世人從未買過硬件股(除了Nvidia及Micron,但晶片又不同於那種硬件),主要是不肯定硬件股的競爭優勢。科技類是要不停升級讓領先者可以不停向前跑不被後來者追上,半導體如Intel、台積電等都有一個極長的升級路徑一跑就是幾十年,現在Moore's Law在放緩,這路徑何時到盡頭已很難說。像手機的音箱、機殼、鏡頭等的升級路徑就更難說。但我傾向認為鏡頭依然可以一直升級,現在舜宇跌回一個還可以的估值,我又有興趣入一入場,但暫時仍觀望。

閱文業績一出又死,自己曾經持有過,但認為自己高估了付費閱讀的增長潛力,就於7月少蝕沽清,算好運。業績顯示付費閱讀表現不太好,而版權營運表現不錯。但他們突然出巨資買了一間studio,我明白涉足影視業的重要性,但自己直接搞studio已經背離了本身輕資產閱讀平台的本質,暫時觀望。

現在通街地雷,個人是不喜歡所謂分散投資去"分散風險"的,越是分散越是不明不白地中棍。集中自己有信心、熟悉的股票,即使中棍也可以迅速決定自己是錯還是只是短期要捱一捱。手中一堆不太熟的股票中棍,連應該buy/sell/hold也決定不了是最壞的情況。
雞犬皆升時反而應該分散,任何角落的機會都不放過。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