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

Déjà vu

Déjà vu是一句法文,根據維基百科解釋Déjà vu is the feeling that one has lived through the present situation before,簡而言之係似曾相識之意,但更多時候指一件事明明無經歷過卻有似曾相識之感。現在市場開始唔係驚疫情搞唔掂,而係見到疫情在多國開始緩和而轉去驚疫情即使大致搞掂但經濟會弱一段時間。自己從來無見過如此大規模的公共衞生危機,呢種危機後的憂慮係非常合理,但同時勾起我的sense of déjà vu。

自己中學開始買股票,2008年金融海嘯輸到傻,但果個時候無係低位cut loss (高中準備高考壓力大邊有時間心機搞咁多野,都係buy and hold),反而安然渡過。但一件事我好記得係2009年後長達以年計的時間不停有人話美國/全球經濟弱,美股唔應該升等等,事後結果大家有眼睇。

當年同今日最大不同點有二,一是今次是公共衞生危機,令連普通經濟活動都不能正常運作,個人認為就算疫情過去但一日未有解藥或疫苗,好難完全回到以前的生活形式,特別是business travel,個人對酒店股興趣不大。二是當年中國及新興市場其實有段時間拉動全球,仲記得當年有段時間個個都買咩新興市場基金、商品、黃金基金等,直到2013年美元開始大升,高位入果d人應該underperform(或輸)到反眼。

但我認為有關投資的基本原則並未有變,當年低息原因是經濟弱,的確係有唔少公司多年無咩增長,但又有一堆公司係經濟弱的環境持續增長,過去10年的大牛股都是這種持續增長的企業。遠的唔講,講近的,自己當年都一直持有的領展及長建,長建自己2015年已沽,領展則去年11月已沽。領展年年加租唔洗多講,長建都不停做deal增長公司的盈利能力,但倶往矣。我似曾相識的是人人都喊經濟疲弱股市唔掂,但我認為結果都是一樣,持續增長創造更多盈利的公司在低息環境下繼續跑出,這也是自己現在以至未來的方針。

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無槓杆齋long都會爆煲

紐約期油5月歷史性出現負數,我瞓左無睇,無緣見證歷史,倉中亦完全無同油直接有關的股票。3月初有朋友問油撈唔撈得,當時佢講左幾隻買期油的ETF,我對呢類玩期貨的ETF好反感,一來有好多隱藏費用,最記得曾經有朋友長揸VIXY,VIX多年處於低位,以為只會升唔會跌,但隻ETF不停roll期貨再加管理費就把NAV食到無曬。二來就算炒一轉,股市有好多股票背後實實在在賺錢的生意都可供炒一轉,無謂搞到咁複雜。

關於期油變負,Yan兄的blog文 (廢中雜談) 中解釋已足夠充份,今次係一件技術性事件。結果好多人無槓杆齋long都會爆煲,真係第一次聽。側面睇亦係一件貨物需求少到無人想要但要錢去儲存,貼錢都要送走佢,情況有d似搬屋時的大件垃圾。事實上所有商品都有如此特性,包括黃金,都是所謂negative carry,無息之餘仲要比錢去存。個人對商品興趣有限,大學果陣都會炒2野實金ETF,而家做野邊得閒炒出炒入。

長揸的話,個人對黃金有非常矛盾的看法,一方面個人認為黃金只係一舊金屬,毫無生產力,同一些有生產力的企業完全不可比。試想如果全世界d錢去曬買金個世界會變成點,藥明生物配股集資起廠無人買,AJBU配股做收購又無人接,匯豐要供股集資無人供。投資唔係投去提升生產力的項目,個個去曬買金以防爆煲的話個經濟仲點發展?

另一方面,個世界越來越癲,銀紙狂印,貨幣系統爆煲唔係無可能。個人認為真真正正創造價值的實業的價值並不拘泥於貨幣系統,無論個購買力用咩貨幣去計價,人總會繼續買Microsoft的服務,買Tesla的車。話雖如此,貨幣系統爆起煲來股票短期內都係會重傷,最直接唔洗諗咁多真係揸金,至少每個人都咁諗咁金就有佢的重要性。

個人組合沒有黃金
定期check: 現時個人組合IB margin call水位 - 現價下跌7成半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藥明兄弟 (三)

上次講藥明兄弟講左一大堆術語,又臨床前、臨床服務、製造唔同環節又唔同競爭對手,所以要了解兩兄弟要先認識以上大概

首先,造一隻創新藥出來由零開始要10年8年時間,中間環節極多,但大約可以分為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商業化製造,去到商業化製造即是隻藥已經獲批,可以正式上市。

臨床前研究是最開頭的環節,由最開頭的所謂藥物發現到申請進入臨床研究為止。藥物發現可以簡單地解釋為尋找最適合用的分子去做某隻藥。以上次提到的PD-1為例,你知道左原來抑制PD-1蛋白係一個有機會可行的辦法,但你都要搵一個可以完成呢個任務的分子。搵到之後就要進入臨床前的測試,例如測試分子的特性、毒性等等,有一定數據支持才可以進入臨床試驗,即是用人去做試驗。臨床前研究這個過程極度複雜,都要用3、4年時間才可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藥明康德十幾年前主要係做臨床前研究起家,慢慢增強自身能力才擴展到其他業務。

另外,港股的方達及美股的Charles River都比較專注臨床前,個人不太喜歡方達,一來方達大股東是A股的泰格,泰格是臨床服務方面的強者。2者有業務互補但亦代表方達向臨床服務方面擴展的空間有限,總不能跟大股東爭食吧。二來方達在美國業務應可穩定增長,但在中國的業務大部份是仿製藥,個人覺得仿製藥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呢條水食多幾年就無,最後都要向創新藥轉型。藥明康德就主要做創新藥,仿製藥的項目極少,賽道上比方達好太多。
反而另一港股(亦有A股)康龍化成我還會多留意,有10年前藥明康德的影子,策略上亦是一樣,有機會成為另一個藥明康德。

個人持有藥明康德所以我是biased的,沒有持有康龍化成、方達及Charles River。純粹個人意見,不是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