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選股上的盲點

最近檢視自己的一些投資組合,亦睇過一些自己諗過買,但無買而miss了機會的股票,發現自己選股有一個盲點,而一般非美股投資者亦未必會留意到的。

自己很重倉的MA/V、MSFT及MSCI都有個特點,收入增長大約高單位數至low teens,看似幾慢,跟SaaS股及例如2年前的NVDA差一截。但他們有個特點是有很強的營運槓桿,所以利潤率是慢慢在爬升,low teens的收入增長但利潤增長可以達到mid to high teens,如果持續以這個速度增長其實非常不錯。自己很喜歡投資這種公司,因為我認為一般來說收入增速特快的公司很容易令投資者感到興奮,股價被高估的風險比較大。反而收入增長唔算快,細水長流但因為很強的營運槓杆而擁有非常不錯的利潤增長的公司,個人認為一般來說市場不會給一個非常進取的估值,反而更利自己長期持有。

但因為投資了MSCI令自己發現自己有一個大盲點之前一直沒有留意,就是MSCI是一家shareholder deficit的公司。下圖是MSCI 2018年年報的balance sheet,左欄是2018,右是2017。可以見到2018年MSCI的total assets比total liabilities少,shareholder deficit是US$166.494mil,一般情況下這種公司叫資不抵債。為何會這樣?因為MSCI根本就是一家不需要資產去運營的極輕資產公司,而且liabilities裡有538mil是deferred revenue,即是先收錢後面才提供服務。簡單來說MSCI這類公司根本不需要持有很多資產,咁d錢呢? 以回購來派番曬比股東。個implication係咩?就是我上面講的經營槓杆之後再加一層回購效應,每股盈利增速會比整家公司利潤增速再快一點。以前很少有留意回購效應,但自從留意到這點後就開始明白某些企業的估值,例如SBUX、NKE沒有表面上那麼貴。

例外,以前看公司就是要公司有保守的財務水平,最好不要有債。現在來看,在這低息環境下,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公司都是有債甚至shareholder deficit,就是因為他們有很強的主業,有能力以低息舉債再增加股東回報,跟10年前是兩個世界。下一個10年世界又會點?唔知,見步行步自己執生。





2 則留言:

  1. 早幾年,我因為MCD不斷舉債回購出現Shareholders deficit而沽空,經你這麼一說,當時真的很不智。長智識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