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買樓與壓力

最近很多朋友借樓市一點回調買樓上車,其實我也認同這是個不錯的機會,個人認為美國通脹結構性地難以大升,息口也會結構性地低迷。這個短暫的調整只會加強物業持有者的信心,未來二手樓價隨時只會企得更硬。

自己這段時間也有跟朋友一齊睇樓,但感覺非常矛盾,遲遲作不出決定,原因有幾方面:

1. 短期內無自住需求。自己跟家人同住,出港島區番工door to door大約1小時,對大部份人來說很難捱。但自己工作比較奇特,最大部份時間係read and think,output好多時出個email就搞掂。坐車又好,出trip坐飛機又好,在家又好,其實生產力同坐係office差不多,最緊要係output的quality而不是quantity。番工近左其實無分別,只是在車上的reading and thinking變成早點到office做。有時交通不暢同老細講聲遲d番,收工早d閃人都唔會有問題。加上自己喜歡新界生活環境,又未識到新女友,短期都無原因搬出去住。

2. 投資需求的疑問: 有朋友話唔住都可以投資 (當然買來出租最多只可做5成按揭),咁就要睇
個lump sum有幾大同回報如何。自己無跟得樓市好貼,租金回報可能有2厘多,但唔知扣埋transaction cost、雜費、維修(租客整壞呢樣果樣)後回報如何。最後當然是搏資本增值,個人理解係租金有得升,樓價就可以升。樓係少有能做到咁大咁優質的槓桿的資產,leverage後回報看似不錯,但其實如果buy and hold當你慢慢還錢,槓桿會越來越低。自己未詳細研究用槓桿賺好多錢的高手係點玩法。當然有樣野我認同係自住同投資可以完全分開,買左一個來投資萬一過一段時間又有自住需求,自己搬入去又得,自己租另一個地方住又得。

3. 心態上的壓力: 自己的工作算是高壓行業,收入看似不錯但job security遠不如很多例如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政府工,risk-adjusted收入不算特別好。自己暫時表現在公司中好於其他人,我認為一大原因是自己心態上比較不同。一直以來我都感覺自己人生自由自在,沒甚麼束縛,面對困難自己心態上調整速度遠比其他人快。情況就像職業運動員,很多時不一定贏技術,而是贏心態同抗壓。自己很擔心揹左層樓同按揭在身,每個月有一筆數要還,會打破這個心態上的平衡最後影響自己工作表現。早排大大老細話年底很大機會升我職,如果升得成未來2,3年就是高速上升期。個人一廂情願的想法:如果在自己行業做得成功,係唔應該擔心買不到樓。有朋友說如果做得唔成功甚至被迫轉行,都叫有層樓揸手,其實如果去到如斯田地,我驚就算買左樓都未必有能力供下去。同投資股票一樣,我做事第一件事通常係諗點樣唔好奶野,如果整件事的backbone是在我事業上的表現,那我就十分擔心心態上的平衡被破壞這問題。

就是這樣,自己一直得個睇字,遲遲未上車,隨時今轉都會miss左機會。自己儲錢速度及個人組合表現其實不擔心追不上樓價,但的而且確6球樓下的機會越來越少時,最後會變成等運到等政府放寛按揭成數。歡迎各位指出思路上的盲點。

8 則留言:

  1. 合埋眼買返間, 保障自己利益, 月供一舊錢依單野係要啲時間適應, 無辦法

    目標依然只係一個: 對抗印銀紙, 非常認真的

    回覆刪除
  2. 筆者總會找到王寶釧,樓不買不買仍需買。
    以筆者能力不能等到有女友時先買樓去供,到有女友時先去供樓又會多一筆消費開支,影響你日常工作壓力又會多一分。
    早供早享受,到了談婚論嫁時亦不用另一半同你捱咁耐供樓年期,提親成功機會自然大增。

    回覆刪除
  3. 跟筆者一樣,小弟都是90後,打政府工,眼看600萬樓下的選擇越來越少,各國印銀紙速度不變,正掙扎應否盡早上車。。。

    回覆刪除
  4. 謝謝各位意見,其實諗左成日自己都傾向買。但選擇的確有困難,新樓睇落好似有優惠,發展商按揭(其實好麻煩),而且premium高。6球樓下2手已經唔易搵。
    自己就傾向6球樓上7球樓下果d,唔知knock out曬d只比到2成首期ge人會唔會呎價上好少少,淨係做到6成按揭upfront係大係扯到自己去到最盡,但按揭成數低之後供其實又輕鬆番。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見今日報紙賣再升三成都未必係錯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e/realtime/article/20190407/59457774

      因為有借貸關係當~600萬樓升到720萬先算

      表面升兩成實際係120萬首期, 賺左帳面既120萬

      小心選擇, 行錯一步唔知有無得返轉頭

      刪除
    2. 我很認同不同人生階段有不同的追求, 如果供樓會變成束縳, 已經是很好的理由
      blog界有很多沒有買樓但仍然很成功的例子, 例如皮老闆便是, 投資也有很多方式, 買樓只是其中之一

      刪除
  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6. 小弟同意,這要視乎個人需要及目的,小弟也是九十後,和安利兄一樣短期(甚至中期)內無自住需求、而投資需求只貪其可低息leverage既優點而小弟亦未到達該層次。

    明白有前輩為未來樓價不斷升值而替我們擔憂,老實說小弟也看好未來10-20年香港樓價(只要沒有重大危機發生),因供求/人口上升,以及地價、建材(小弟本行業)、人工上漲等。

    但是否就只有及早買樓這一條路呢?個人認為真的是按需要而置業(小弟和家人生活)
    作為90後,反而不希望供樓會變成束縳,資金可以運用在更好的地方。個人雖然以長期投票為主但反而喜好liquidity高的資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