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關於資產配置的一點個人理念

這次講一下我對資產配置的看法。隨著近年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的興起,投資者更容易配置全球資產,環球股債、各類商品都能用ETF搞定。10年前普通投資者要做宏觀資產配置並不容易,現在用ETF day trade也變得很方便。

很多投資經驗較淺的朋友都問我有關宏觀資產配置的問題,大多是聽到很多專家引用學術研究說投資者8至9成回報來自資產配置,覺得資產配置是一個神奇的金科玉律,每次聽到人直接引用那個學術研究我就覺得反感。這方面我認為最有價值的討論來自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David Swensen,以下是他在Robert Shiller的課堂當guest lecturer,當中對這話題有深入討論,我認為有一看再看的價值。無耐性睇曬的可以在下方Yale Open Course的連結中最下方會有transcript。

https://oyc.yale.edu/economics/econ-252-11/lecture-6




大約於影片16分鐘開始,Swensen開始談論資產配置。他提到資產配置是投資組合中最大的回報動力,但這並不是甚麼定律,而只是一個"behavioral result of how it is that we as individual investors, or we a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manage our portfolios."

如果他拿耶魯全部的錢去day trade債券期貨,那耶魯的回報將會大部份來自市場擇時(market timing)而不是資產配置。如果他拿全部錢買Google一隻股票,那大部份的回報都來自證券選擇(security selection)。但大家都知道沒人會拿耶魯的錢這樣做,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我們都會有一個比較穩定而分散化的方法去配置我們的投資,所以資產配置才會成為大多數人主要的回報來源。資產配置佔投資者8至9成回報,是投資者自己做成的結果,不是甚麼自然定律也沒有神奇力量。

我想指出的是那份學術研究的研究對象其實是pension、endowment那種大型機構投資者,他們管理資產極大,持股數目肯定以過百計。那樣極分散的組合肯定是會把個別股票的影響 (不論好壞)分散走,所以最後一定是資產配置佔回報的比重最大。但個人投資者來說,如果只有20隻甚至更少的持股,那證券選擇的影響肯定會大得多。

雖然小弟在大學讀所謂計量金融,但我對那些資產配置理論都不怎麼聽入腦。我認為資產配置極為重要,但當中並沒有甚麼很神奇,很高深的原理,純粹是分散風險,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的普通常識我對資產配置的態度都是用一個風險管理的角度去考慮,留意市場的重大風險以及如何部署去分散這些風險。

身邊不少沒經驗的親戚朋友本末倒置地把資產配置視為一些神奇方法,認為資產配置就是要在適當的時候配置適當的資產。把這個想法推到極端時,就會嘗試從宏觀角度分析並在不同類型的資產之間轉換。例如很多人會花很多時間從宏觀角度分析應該買股票還是買黃金還是持現金,美股還是日股,或是股債之間跳進跳出,因為學術研究說大部份回報都是來自資產配置啊,那挑選不同的資產當然是最有效賺錢的方法!

以我個人及不少朋友的經驗來說,想從宏觀投機賺錢比股票要難很多。我完全不否認單靠選對市場買ETF可以很好賺,但要選對市場比選股還要難。宏觀來說,單單是美匯指數點解升點解跌,很多時連事後解釋都覺牽強,更不要講預測。另外,過去4、5年日日睇報紙每隔一排就有人預言美股見頂,如果你有一種mindset是"要在適當的時候配置適當的資產",我相信很容易會變成投機,然後落錯長揸美股的車。

我認為不熟悉的領域最好不要make active decisions,如果不懂選股就買ETFs。資產配置方面,如果不熟宏觀的走向,就passive一點,定好一個穩定的配置目標(例如曾經很流行的60/40股債配置),然後有紀律地遵守,把精力放在自己其他有優勢的地方。

4 則留言:

  1. 簡單講就是本行不是做 buyside 基本不要做 market timing 判斷了?
    那如果我沒時間研究股票想問下你怎樣看抄功課方法 eg, copy 巴菲特 equity portfolio 每個月 update review 一次?

    回覆刪除
  2. 我認為沒優勢的領域盡量做passive decision,但不是不做任何事。market timing可以怎做passive decison呢? 這個很難定義,但比如機械式地rebalancing也可以算一種,例如股票升值至超過組合某一比重就機械式操作沽股買債去rebalance。
    抄功課我認為沒問題,但抄功課有一個心魔是萬一短期輸錢,你有多大信念繼續持有,又是一個問題。

    回覆刪除
  3. 我非常buy david swensen, 佢既兩本著作, 一本講機構資者(for工作)一本講個人投資(for自己)我都有睇

    相對john bogle一味鬧主動基金經理冇料到, swensen既解釋明顯中立清晰得多

    回覆刪除
  4. 資產配置除了降低風險,還有很重要一點是改善Sharp Ratio。這方面Ray Dalio使用Leverage做到Risk Parity 比David Swensen領先(當然是因為Endowment因為很難用槓桿的條件局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