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關於不變及長期持有

本blog的主題是"Focus on what won't change",見最近有友blog提出關於長期持有的討論,那我也談談自己的意見。我在第一篇blog文已經點出這是由Jeff Bezos指出的一個理念。如果有一些東西是長期不變的話,你可以投資很多時間及精力去了解及優化自己的策略。如果有些東西每個季度都推陳出新的話,你就只能不停追趕。不是說這個有問題,有些人永遠總是快人一步追到最新潮流,他們在追趕方面有優勢,那他們就適合做這種同人鬥快的事。自己個人比較懶,性格上不是一個求快的人,所以選擇了前者,這是個人性格問題,無分高低。

巴菲特承認自己在Kraft Heinz犯下嚴重錯誤,Kraft Heinz是高估了自己很多產品的品牌力,這正正是世界變了而造成的後果。巴菲特追求不變但忽略了原來這種包裝食品行業最近幾年已經出現大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視巴菲特為偶像,我認為巴老大部份的投資哲學都很合理,但實際操作方面實在不敢苟同。個人認為同樣是價值投資者,Peter Lynch更靈活,對普通人更有參考價值,Lynch那本One up on Wall Street是我認為其中一本最好的投資書籍。


基本上任何生意都有壽命,行業發展成熟增長減慢,新的進入者進入市場,社會需求改變等,企業一定要不停求變,Nokia雖然不能跟手機時代同日而語,但又是一個不折不扣打不死的例子。

我認為真正能長期持有(我定義為最少5年)的機會不會很多,所以個人組合主要分佈在幾個大範圍:
1. 很難變的行業 (公用事業)
2. 增長空間極充份的行業 (雲計算、網絡安全、高檔消費品、AI用半導體、醫療) - 增長空間充份的話,龍頭企業在未來5-10年基本上execute同一組策略已能帶來足夠增長
3. 有充份求變精神,而又有能力變的企業 - Amazon、Google、Softbank等,這個很難定義。個個都話自己求變,但實際上有沒有條件做到是最重要。很多人不喜歡Softbank孫正義,覺得佢太bold,但Softbank Vision Fund完全體現了他對科技浪潮下求變的魄力。

個人也盡量避開變化大的行業,一般來說電子科技野都是變化較大的行業,但又不能否認一些令人發達的股票不時會在這行業出現,只能說有些錢真的不是自己能賺的就算了。

2 則留言:

  1. 我覺得地產行業其實也可以長期持有,但屬慢牛,波動性大過公用股。
    Peter Lynch本one up on wall street我睇咗100頁,仲未睇晒,不過真係好精彩。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我覺得地產股也是個不錯的行業,自己個人組合也堅持hold住領展。
      發展商很少碰,主要是有些公司太進取 (如一些內房 2007, 3333, 1918),有些則過份保守,完全只是守業的情況(某些香港家族)。
      當然,有個別內房個人認為是拿到個不錯的平衡。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