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維他奶 - 好公司也有太貴時

最近持有的港股比較多事,故密集式出文,無咩事可能又靜番段時間。

眾人愛股(包括自己)維他奶 (345) 業績見光死,自己好彩於5月時覺得貴得非常離譜,加上大陸環境不好自己覺得下半年業績過不到關的機會較大,所以減持並踢出10大持股。

當初買入維他奶是知道他們在內地一直未有建立到一個非常好的分銷網絡,線下網絡需要極長時間建立。但他們在TMall及京東其實非常好賣,檸檬茶經常是數一數二好賣的產品,這證明維他奶有好產品,他們要做的是做好線下網絡的滲透,現任CEO幾年前從中國可樂過檔,感覺應能有一番作為。

個人對維他奶4大業務區域: 中國大陸、香港(及出口)、澳洲、新加坡看法如下:

香港基本上不期望有咩增長,維他奶收入在香港跟太古可樂相若,已經是巨無霸級別,每年中低單位數增長已算不錯。

澳洲其實撇除澳元波動的話,業務一直都持續增長,但也只是中單位數上下。

新加坡一直賣豆腐,直到去年才開始引入飲品,需要很長時間建立。

中國大陸是重點,維他奶在廣東其實已很強,關鍵是如何滲透到其他地區,所以他們在武漢建了廠。中國大陸我假設持續可以做到25-30%增長,那其實整體業務增長就大概high teens至20%。這個增長率你要計的話我最盡真的只能接受40倍forward1年 PE (以長期利率只有約2.5%),點計? 好粗略而aggressive估17%盈利增長可以維持5年,那現價是相當於18倍6年後的盈利,到時業務可能都會繼續有點增長low teens,其實還可以接受,但這是極aggressive的假設。

但條數點計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何中國大幅放緩,下半年大陸的收入增長只有13%。其實上半年業績會管理層已經給了提示話下半年多了競爭而會放緩。個人感覺競爭不是多了一點那麼簡單,是多了極多,統一、蒙牛、伊利,你數得出的大牌都於下年底或今年推出豆奶產品,加上一直都有的豆本豆(達利食品),競爭突然一下子湧出來。那些大牌始終是地頭蟲,他們阻擊下肯定會大大減慢搭建線下網絡的進度,最簡單超級市場想擺貨上靚位都未必夠他們打。
另外可能是中國經濟是真的放緩,維他的產品在大陸算偏高價,亦有一定影響。

我不否認維他奶是極優質的公司,但好公司也會有太貴的時候,管理層質素是高但也要面對競爭加劇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維他奶是賣飲品的,賣飲品要建廠建銷售網,這些是需要時間。不同於互聯網整個app可能好彩的1年就可以做到1億月活用戶,一個自己起廠做實業賣實物的生意,一年增長到二十多%(我指大陸)業務其實已經很不容易。

題外話,我其中一個對港/A股感覺很辛苦的原因是中國大陸始終市場巨大,市場大就自然吸引人加入競爭,真正擁有深厚護城河的企業並不多。所以作為投資者犯錯機會也大,需要經常調整自己預期及於必要時退出。

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有關藥明生物大股東減持

這2天出差,有很多空閒時間故寫一篇文。

最近數月藥明生物(2269)的大股東都有作出減持,有些人甚至是媒體都視之為大股東cap完水就走人的訊號。我認為很多人並不清楚藥明生物的來龍去脈,藥明生物的最大股東是一家叫Wuxi Biologics Holdings的一家公司(下面簡稱WBH)。
首先看看最新6月19日公告裡的一句披露:

“截至本公告日期但於配售完成前,Biologics Holdings持有本公司624,380,917股股 份,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50.42%。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李革博士控制 Biologics Holdings已發行股本約22.61%及其股東大會約59.37%的表決權。”

重點在最後一句,為何李博士佔了WBH 22.6%股權但有59%的表決權呢?這就要解釋一下藥明的歷史,藥明生物本身是藥明康德內部的一個部門,2015年前藥明康德(當年ticker是WUXI)在美國上市而藥明生物則只是該公司的一個部門。2015年WUXI就被李博士及一堆PE(私募基金)組成的財團私有化,及後把藥明生物分拆出來,藥明康德在上海上市,藥明生物在香港上市,而去年底藥明康德亦以H股在香港上市。

2269上市至今的控股股東都是WBH,而2017年上市時,港股是未有同股不同權,李博士想要有大權但又沒有大錢的情況下怎辦呢?答案就是把同股不同權的操作放到控股公司上。當年一起私有化的PE包括高瓴,博裕,GIC等都把錢投進一家叫Wuxi Pharmtech的公司,而Pharmtech再持有WBH而不是直接投到2269,而WBH是同股不同權的,李博士持有的股份明顯是投票權較多,那些PE也不介意少了投票權。一個要權,一個要錢,所以這結構就出來了,李博士加上一堆PE組成的WBH有足夠財力在同股同權的情況下佔了2269的超過一半股權,而在WBH的層面上李博士只用22%的錢就擁有WBH大部份投票權,實際上就控制了整個2269。

那WBH為何一直減持呢?個人認為最主要是PE需要退出,要知道PE的基金是有期限的,就某個時點就需要退出把錢還給投資人,那他們要退出的話就要從Pharmtech拿錢,Pharmtech就從WBH拿錢,WBH就透過出售2269拿錢還給PE。而李博士有沒有作出減持呢?也是有的,但幅度遠不及PE減持的數目,個人並沒有媒體說到那麼悲觀。

個人還是挺看好2269前景,估值是很貴,但其實現在只有一種藥是在商業化階段,如果未來有更多藥可以成功商業化,盈利上升速度會很快。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2019年 5月個人組合小結

                   5月       年初至今      
組合            -5.6%      +9.2%       
SPY US      -6.4%      +10.6%     
盈富            -8.4%      +5.5%        
ACWI US    -6.1%      +9.2%       
(ETF表現用Bloomberg提供的總回報,是假設了股息再投資,並不代表個人投資者的真實回報)

5月全球跌,個人組合現金較多所以受損比大市少,但其實個股都挺受傷。輸得最大的是騰訊、Nvidia及業績一般般的PANW。


組合十大長倉持股
                               比重         
Visa+Mastercard    8.7% (我並沒有特別區分V跟MA,都視為同一個主題)
Microsoft                8.0%
Amazon                  5.4%
Apple                      5.3%
Alphabet                 4.5%
Softbank                 3.7%
Salesforce.com      3.6% 
Intuitive Surgical    3.4% 
Palo Alto Networks 3.3%
騰訊                        3.3%


組合持有27隻股票 (包括短倉)
淨倉位 (長-短-現金) 為75%。

5月淨買入,包括一些增持,都是在top10的list上。另外減持維他奶、沽清長江基建及58.com。58.com又是看錯市,去年8月有一點調整就買入,低估了中國互聯網行業面對的挑戰。維他奶我認為估值貴得恐怖,剛被納入MSCI香港指數,自己仍然持有一點。長建是好公司,持有了很久,但不符合現在自己追求穩健而高於平均增長的投資條件。長建的balance sheet比較stretch,彈藥不夠,長實的彈藥充裕得多。但現在李家在主要國家如澳洲、英國都很大,很容易被政府阻撓,做deal環境不好。

這文寫在6月中,組合最大頭的2隻MSFT及V/MA基本上又在破位。在現金水平充裕的情況下策略很簡單,每月固定地淨買入一些長期看好的公司,暫時target倉位加到85%才重新審現策略。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今日扮工

今日無去金鐘果邊,留守office扮公睇新聞 (當然,睇新聞是工作一重要部份)。這blog只談投資,不談對投資無關的政治(但想深一層其實有關)。

但從寫blog角度看,眼見譚新強在Wechat出篇文分析貿易局勢被河蟹,雪球大量文章被河蟹,遲早係香港寫blog寫句我恐懼都會被河蟹,買美股好過買A股又被河蟹。


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分享一篇好文 - 關於你應該付多高價去買一家極好的公司

最近友人分享了一篇舊但很有意思的文章,是"Stock for the Long Run"的作者,UPenn教授Jeremy Siegel的一篇文章。個人很久以前讀過Stock for the Long Run,對作者的論點有一定保留但這篇文值得一讀。

https://www.aaii.com/journal/article/valuing-growth-stocks-revisiting-the-nifty-fifty

文章大概講1970年代的Nifty Fifty,即是50隻被認為前景極佳炒到上極貴的50隻股票,最後都出現大調整很多人輸錢,很多價值投資者都用Nifty Fifty做例去證明好股買貴一樣會奶野。Siegel的這篇文想帶出的是原來在1972年12月這Nifty Fifty見頂時equal weighted買入這50隻股票(即各2%),然後放埋一邊唔理佢等25年到1998年8月底,年化回報依然有12.5%,跟S&P500的12.7%幾乎一樣。亦即是說,當年Nifty Fifty是貴,但其實長期下來依然可以跟大市同步,買貴了發唔到達但未至於要死。

而50隻當中當然有好有唔好,最厲害的是煙草股Philip Morris,當年以24倍PE買入,持有25年年化回報達18.8%,即25年升了73倍。為甚麼呢? 因為PM這23年(至1996)的每股盈利複合率達17.9%,即每股盈利23年升了43倍。事實上,即使當年以24倍(比S&P當年的19倍PE貴),最後亦大幅跑贏S&P,其中原因是EPS增長大幅跑贏S&P的8%,而且25年後沒有de-rating。事實上,即使當年以高達68.5倍PE買入PM,回報25年後仍然是跟S&P同步,即是說不定(with hindsight),當年PM的價值是被極度低估。

有一些例子是公司EPS增長比S&P快,但因為買入價真的太貴,25年後跑輸。Walt Disney就是例子,EPS增長每年平均有14.6%,但當年以71倍的超高估值買入,最後年化回報比S&P低1.4%。

表現最差的當然是一些貴得來又turned out沒有增長的公司。比較有趣的是International Telephone & Telegraph,當年估值15.4倍PE比S&P還要低,但EPS增長只有2.7%,最後還是大幅跑輸。


圖片引用自原文

相信不同人讀這篇文會有不同體會,我個人認為最大的體會是長期投資第一件事是要正確判斷公司有無前景,然後再講估值。上表EPS年增長比S&P快但表現最差的是Lubrizol (2011年被巴郡收購了),6%年回報,跑輸S&P但都總算叫跑贏通脹,死唔到人。而表的上半部那些公司,全部的增長也很好,有些如DIS、MCD只要不是以癲價買入,其實都會大幅跑贏大市。這完全反映自己的投資哲學,其實都只是抄巴菲特講的buy wonderful businesses at fair price。好野好難會(表面上)便宜,但即使買入價看似偏貴(未至於癲價),給他們足夠時間,最後還是會跑出。

有人說PM當年24倍放在今天也完全不貴,但估值是要跟利率比較的。1972年的美國10年期債息有6厘多,現在只有不足2.5厘。甚麼意思呢? 在1972年時你買一個10年期(接近)無風險的資產的市盈率是15倍(假設6.5厘債息),相反今時今日你買同樣資產的市盈率是40倍 (假設2.5厘債息)。事實上當年S&P 18.9倍PE比起risk free的資產15倍PE也是相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