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愛股(包括自己)維他奶 (345) 業績見光死,自己好彩於5月時覺得貴得非常離譜,加上大陸環境不好自己覺得下半年業績過不到關的機會較大,所以減持並踢出10大持股。
當初買入維他奶是知道他們在內地一直未有建立到一個非常好的分銷網絡,線下網絡需要極長時間建立。但他們在TMall及京東其實非常好賣,檸檬茶經常是數一數二好賣的產品,這證明維他奶有好產品,他們要做的是做好線下網絡的滲透,現任CEO幾年前從中國可樂過檔,感覺應能有一番作為。
個人對維他奶4大業務區域: 中國大陸、香港(及出口)、澳洲、新加坡看法如下:
香港基本上不期望有咩增長,維他奶收入在香港跟太古可樂相若,已經是巨無霸級別,每年中低單位數增長已算不錯。
澳洲其實撇除澳元波動的話,業務一直都持續增長,但也只是中單位數上下。
新加坡一直賣豆腐,直到去年才開始引入飲品,需要很長時間建立。
中國大陸是重點,維他奶在廣東其實已很強,關鍵是如何滲透到其他地區,所以他們在武漢建了廠。中國大陸我假設持續可以做到25-30%增長,那其實整體業務增長就大概high teens至20%。這個增長率你要計的話我最盡真的只能接受40倍forward1年 PE (以長期利率只有約2.5%),點計? 好粗略而aggressive估17%盈利增長可以維持5年,那現價是相當於18倍6年後的盈利,到時業務可能都會繼續有點增長low teens,其實還可以接受,但這是極aggressive的假設。
但條數點計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何中國大幅放緩,下半年大陸的收入增長只有13%。其實上半年業績會管理層已經給了提示話下半年多了競爭而會放緩。個人感覺競爭不是多了一點那麼簡單,是多了極多,統一、蒙牛、伊利,你數得出的大牌都於下年底或今年推出豆奶產品,加上一直都有的豆本豆(達利食品),競爭突然一下子湧出來。那些大牌始終是地頭蟲,他們阻擊下肯定會大大減慢搭建線下網絡的進度,最簡單超級市場想擺貨上靚位都未必夠他們打。
另外可能是中國經濟是真的放緩,維他的產品在大陸算偏高價,亦有一定影響。
我不否認維他奶是極優質的公司,但好公司也會有太貴的時候,管理層質素是高但也要面對競爭加劇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維他奶是賣飲品的,賣飲品要建廠建銷售網,這些是需要時間。不同於互聯網整個app可能好彩的1年就可以做到1億月活用戶,一個自己起廠做實業賣實物的生意,一年增長到二十多%(我指大陸)業務其實已經很不容易。
題外話,我其中一個對港/A股感覺很辛苦的原因是中國大陸始終市場巨大,市場大就自然吸引人加入競爭,真正擁有深厚護城河的企業並不多。所以作為投資者犯錯機會也大,需要經常調整自己預期及於必要時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