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增加組合外判比例

今個月非常波動,科技股捱打都令投資組合下跌。

隨著上篇文章提到,工作越來越忙,而呢2年太多不同的科技創新: 電動車、SaaS、醫療、金融科技等等,投資組合股票越來越多,自己要全部跟進基本無可能,而自己從來不是抄功課派,唔係話阿邊個KOL (例如Saul) 話買某股就照跟,最多係參考再研究。既然無咁多時間研究咁多個股,所以決定減少個股,增加一些自己有信心的基金的比例。

今個月買入了Smithson Investment Trust (SSON, 倫敦上市)及Ark Innovation (ARKK)

Smithson是一家叫Fundsmith的英國基金公司旗下已發展市場中小型股的投資基金,個人一直十分欣賞Fundsmith,有機會再詳細講Smithson。中小型股一直係會有好多機會的領域,但唔係某個國家生活的話其實好難投資,所以外判這個領域比一個自己有信心的基金。

Ark 不用多介紹, 大家的契媽,自己對一些超高增長,所謂innovation-driven的公司唔係坐得特別穩,特別係無時間深入研究的個股,所以都增加外判比契媽算。

自己的投資組合基本就一條主線: 有增長的公司。增長主要有幾種:

穩定高質量增長: 例如Microsoft、AIA、Nike呢類,唔會好快,但公司非常強大而且穩定。通常係大型股,自己一直以來個股投資的主要維度都係呢類公司。而呢類股票都係敢大注買的公司,無咩外判需要,繼續係自己來。

中小型公司: 公司細自然增長空間大,但風險都大因為唔係個個最後都可以變大。呢類股票要睇得好緊,以前讀書主要就係搞港股的中小型股,回報都唔錯但而家已經無時間心力去做,外判比Smithson係重新配置中小型公司第一步。

創新性增長: 不用多講。自己手上的一些SaaS股係用一個全新的方法去取代現有的流程,也算創新性增長。這個領域自己未來會減少個股,增加外判,主要是SMT及契媽幾隻ETF,但不會完全外判。

以上3個領域不是mutually exclusive,可以有重疊,例如中小型公司有唔少都有創新性增長,大股都可以好創新,中小型股都可以好穩定高質量增長。

或者有人會問既然無時間睇咁多,可以縮少股票數目,加倉現有股票集中度。呢個都係一個方法,自己2,3年前就係咁,投資組合比現在集中。但好快就發現一個瓶頸,一個人能力始終有限,更唔好講自己只係part time,唔係全職,中間好容易會錯失了好多不應錯失的機會。所以我認為用外判方法,特別係上述後2個領域,可以增加組合的多樣性,而不是來來去去都係果幾隻,長期來看可能更好。

2020年9月6日 星期日

轉行5年 (下)

上回提到我有個機會轉去間中型外資公司,果位manager覺得我果陣的人工低得不合理,就大幅加我人工,去到一個同我第一間公司差不多的水平。果刻真的有種雨過天青的感覺,捱左年半2年非常低的收入,終於去番一個還可以的水平,而且係一個自己想做的領域。如今已經在這公司待了3年半,規模稍大的公司亦給了我更多出差見識的機會,收入穩步上升。上回提到自己在這行學到的知識對投資都有幫助,事實上亦是因為接觸到一些知識才2017年敢買科網股,否則自己應該仲玩緊2822,而且果陣仲係較保守,持有比較多現金。咁當然買2822都會有錢賺,但的確會miss左新經濟呢一浪,個人資產可能少3成甚至更多咁。從財務角度看也好,見識也好,賺到的可能已經比一路留在第一間公司慢慢升上去多了。去年底全公司其中一個表現最好最有話語權的manager比我一個自己管理項目的機會,在全公司(唔止香港區)來說應是最年輕有這種機會的員工。

大家一定以為這是一個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故事呢? 當然不是,上篇已經提到這是一個非常cutthroat,表現唔好好快比人淘汰的行業,上面提到果位將我人工大幅拉番上去的manager,亦是我入公司第一個跟的老闆已經被投閒置散。眼見另外一個表現一般的manager應該好快都會步其後塵,好方面諗,表現唔好的_____(各位自己填充上去)唔被送走,年輕人點上位呢? 但亦都代表我表現唔好都會步佢地後塵,佢地都叫40幾歲人搵左好多年錢先比人投閒置散,我連半場都未過,當然唔可以咁快就被換出場。除了工作競爭好大外,自己出身清貧,都面對一些好常見的經濟問題。例如經濟上都要照顧兩老,佢地雖有一定儲蓄,但都未必可應付到百年歸老,最後都要我包底,一個打三個。但我比好多人幸運的一個地方係我無果種要追求財自的"urge",做緊自己想做的事就無話每日諗住財自唔撈之類,財自當然好,但我唔急,仍然係一個享受工作的狀態。

所以去年底開始有野自己管後,工作忙左好多,管理個人投資的組合還是有的,但的確係少了。以前放假一定睇美股公司的業績之類,今年有時放假都係做番公司野。自己一直對ETF興趣都非常一般,因為我認為買ETF好難管理風險,個股一隻股票基本面有咩風險我可以好清楚明白。但因為工作開始變忙,所以今年投資組合多了如PSH、SMT這類的基金,這些基金都是由我跟進好耐,而且幾了解其風格的基金經理去管理,減少自己揀股的burden。自己未來都係用這種混合方法,一些自己較熟而且有興趣去自己學的股票會自己來,自己一定係繼續會有一些股票係自己來,因為工作外睇其他公司年報,學其他公司生意模式都會對自己工作有幫助。但另外一部份outsource比一些表現好而我能理解而且認同其投資風格的基金減少自己管唔掂的風險。

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再論潘興廣場

話說呢頭講完PSH,同一晚PSH就出左上半年的給股東的信,入面亦講左好多關於NAV折讓問題以及PSH投資組合的近況。


首先講一講PSH其中一個問題是近30%的NAV折讓。正常情況下的所謂NAV折讓最常出現在控股公司,其中一個例子是Softbank,很多人(包括孫san)會話Softbank計入其阿里巴巴持股,淨資產折讓好大。但Softbank如果套現BABA其實要交稅旳,所以一定程度上要有個折讓,至少個折讓係要計埋呢個稅項。又例如巴郡,如果佢要賣股票套現,大家都知美國人買美股係會有資本增值稅,所以巴郡都要交稅。而PSH本身係一個叫Guernsey (類似Cayman或BVI呢類地方)註冊的公司,係唔需要交稅的,所以本身係無資本增值稅這問題。 但如上一篇所說,PSH有收表現費16%,未來NAV增長的一部份是要分出來,所以一定程度的折讓是應該的,但如此大的折讓係超過左表現費所反映的理論折讓。自己有另外一個解釋,純粹自己亂估。雖然PSH本身唔洗交稅,但如果美國人買PSH就要另外交稅了,而Ackman主要在美國比較有名氣,如果係個市場入面做price setting的trades主要係美國人造成,因為佢地要多交一層稅,所以佢地買的時候一定係要一個更打折的價錢才會去買。事實上,PSH的2019年年報表示他們估計有56%的股東是美國人。PSH成交較細,LSE及Euronext兩邊加埋一日都只係幾球美金成交,同樣係Euronext上市的外賣仔Takeaway.com市值約150億美金,市值比PSH大大約1倍,加埋LSE果邊上市的JET,1日成交接近100球美金。所以股價上比某些人主導左亦唔出奇。

信中亦提到PSH有機會入英國FTSE指數,入到大指數就會有一些指數基金的資金流,或有助收窄NAV折讓,PSH現在的市值是掹車邊,但表現繼續強勁市值再大些就可以入指數。但就在昨日FTSE就宣佈PSH今輪入唔到,只入了候補名單,相信要等下一輪了。


當然有個更簡單的解釋是市場不相信Ackman未來表現,呢度又要講一講點解Ackman係我其中一個最佩服的基金經理。Ackman 2015/16年在Valeant一隻股票奶大鑊,PSH高到低跌左一半,好多客戶都退出,全世界都恥笑Ackman。正常基金經理這種情況都會收山唔做了,睇Paulson就知,但Ackman就係繼續戰鬥,對自己基金公司內部進行重組,重整投資策略,回歸本身較為簡單的投資策略,2019年開始表現開始有起色,現在NAV已重返高位。而且PSH在2Q18至1Q20都因為之前表現不佳自願減管理費,亦都唔係人人肯咁做,顯示Ackman還是一個有團火想做好表現的基金經理。


上次亦提到,PSH對自己投資組合的最大價值是PSH持股都是些優質舊經濟股,跟自己成手都係的科技股非常不同,可以達到平衡組合的作用,同時我亦相信可以有一個令人滿意的長期回報。PSH持股方面,Agilent/Starbucks/Restaurant Brands/Chipotle/Lowe's,都是穩打穩扎的股票。話雖如此,有好多睇落穩打穩扎的股票長遠計都可以好厲害,Chiptole肯定是其中之一,另一些我諗到的例子係Domino's Pizza (DPZ)及Costco (COST),但呢類股票正常係唔會突然諗起佢地,亦無咩人係度推,係需要用時間研究揀出來,唔似互聯網公司一諗就諗到幾間或者好多SaaS股有大量KOL係度推。另外持股Hilton/Howard Hugh都是直接比新冠直接打擊,如果疫苗真係搞得掂隨時夾番上來。仲有2隻是Freddie Mac及Fannie Mae,Ackman有講過是高風險但有可能高回報的公司,我唔識美國按揭市場,但Fannie加Freddie只佔5%。最後一個持股係一個叫Pershing Square Tontine的公司,暫時只有個殼同一堆現金,係用來做所謂SPAC merger讓一間未上市公司快速上市的,PSH仍然在物色目標,Airbnb及Stripe有同PSH接觸過但最後傾唔成,大致原因係Airbnb果邊認為直接IPO比做SPAC merger好,Stripe是Ackman認為公司未夠成熟可以上市。


或者有人會話既然PSH咁透明話曬你聽揸咩點解要比錢人賺?直接抄功課就可以了,在大部份情況的確如此,特別PSH好少會調整組合。但今年3月一戰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PSH用CDS在大跌前對沖了成個組合,NAV計差唔多跌都無跌過,仲係低位用對沖賺到的利潤加倉。在極端市況下有如此操作能力,本身已經對得住個表現費,更不要說現在PSH是折價出售。